考执业药师证开药店 2019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讲义及例题:第十章
壹优学医考2019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讲义及例题:第十章
相关推荐:2019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讲义及例题汇总
第九章 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一、药动学基本参数
1、药物转运的速度过程
①一级速度过程
速度与药量或血药浓度成正比。
②零级速度过程
速度恒定,与血药浓度无关(恒速静滴、控释)。
③受酶活力限制的速度过程(Michaelis-Menten型、米氏方程)
药物浓度高出现酶活力饱和。
——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2. 药动学常用参数
药动学参数
计算
含义
速率常数k(h-1、min-1)
吸收:ka尿排泄:ke
消除k=kb+kbi+ke+ …
速度与浓度的关系,体内过程快慢
生物半衰期(t1/2)
t1/2 =0.693/k
消除快慢——线性不因剂型、途径、剂量而改变,半衰期短需频繁给药
表观分布容积(V)
V=X/C
表示分布特性——亲脂性药物,血液中浓度低,组织摄取多,分布广
清除率
Cl=kV
消除快慢
二、非线性药动学
(酶、载体参与时出现饱和,速度与浓度不成正比)
线性、非线性那点事
药动学特征
线性
非线性
生物半衰期
t1/2固定,与剂量无关
不为常数,随剂量改变,剂量增加,t1/2延长
消除
线性,一级速率
非线性,不是一级速率
AUC、血药浓度
与剂量成正比
与剂量不成正比
其他
大部分药物
合并用药竞争酶或载体,影响动力学过程
四、非房室模式——统计矩
原理:药物输入机体后,其体内的转运是一个随机过程,具有概率性,C-T曲线可以看成是统计分布曲线
零阶矩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过程
一阶矩
药物在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MRT)
药物在体内滞留情况
二阶矩
平均滞留时间的方差(VRT)
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的变异程度
五、给药方案设计
1.一般原则——安全有效
2.方案内容:剂量、给药间隔时间、给药方法、疗程
3.影响因素:药理活性、药动学特性、患者个体因素
4.目的:靶部位治疗浓度最佳,疗效最佳,副作用最小
5.根据半衰期、平均稳态血药浓度设计
6.给药间隔τ=t1/2,5-7个t1/2达稳态,首剂加倍
7.生物半衰期短、治疗指数小:静滴
给药间隔τ=t1/2,5-7个t1/2达稳态,山东执业药师报名条件首剂加倍
下一页为例题
随堂练习
A:关于药动力学参数说法,
执业药师进级条件错误的是
A.消除速率常数越大,
四川执业药师报名条件药物体内的消除越快
B.生物半衰期短的药物,从体内消除较快
C.符合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静脉注射时,不同剂量下生物半衰期相同
D.水溶性或者极性大的药物,溶解度好,因此血药浓度高,表观分布容积大
E.清除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消除的含药血浆体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血药浓度高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小。
A:某药物按一级速率过程消除,消除速率常数k=0.095h-1,则该药物消除半衰期t1/2约为
A.8.0h
B.7.3h
C.5.5h
D.4.0h
E.3.7h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t1/2=0.693/k,执业助理药师报名条件直接带入数值计算即可。
A.0.2303
B.0.3465
C.2.0
D.3.072
E.8.42
给某患者静脉注射一单室模型药物,剂量为100.0mg,测得不同时刻血药浓度数据如下表。初始血药浓度为11.88μg/ml。
t(h) 1.0 2.0 3.0 4.0 5.0 6.0
C(μg/ml) 8.40 5.94 4.20 2.97 2.10 1.48
1.该药物的半衰期(单位h)是
2.该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是(单位h-1)是
3.该药物的表现分布容积(单位L)是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1.初始血药浓度为11.88μg/ml,血药浓度为一半5.94μg/ml时是两个小时,所以半衰期是2h。
2.t1/2=0.693/k,则k= 0.693/t1/2=0.693/2=0.3465。
3. V=X/C,X=100.0mg,C=11.88μg/ml,直接带入数值换算单位即可。
2019执业药师考试大纲>>2018年执业药师各科目考试大纲汇总,大家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对大纲的运用。
目前2019执业药师报名时间暂未公布,为了帮助大家获取2019执业药师报名时间,环球网校还为广大考生提供“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使用该服务后即可免费收到各省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考试信息。
小编还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精华备考资料,点击按钮全部免费下载哦!
缝针一定要先从游离侧进入考执业药师证开药店,再距创缘2~3mm处垂直进针,刺入黏膜直达黏膜下组织,最后穿过较为固定的另一侧。在拉拢边缘时,动作应轻柔,每针间距3~5mm。如果是缝合舌组织,进针点距创缘4~5mm。同时,要注意的是,如果两侧创缘高低不等,应加以矫正,这样缝合时效果才会更好。
第一考站的考试内容是口腔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考试方法是考生进行洗手和戴手套操作,并对已考核的考生进行黏膜消毒、一般检查、特殊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考官根据这些评分。
1. 设计入口洞型:在上颌磨牙中,标准入口应该是钝圆三角形,并且不要在咬合面的正中央,而是偏近中颊尖,顶位于腭侧底位于颊侧。下颌磨牙的洞型为钝圆梯形,位于颌面近远中的1/3颊舌向中线的颊侧,洞口近中边稍长,远中边稍短。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如有违规或者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