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药典中关于桑叶的描述可能有所变化。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对桑叶的简要描述,包括其来源、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测定、含量测定、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以及贮藏等。这些信息随药典的更新而有所不同,查阅最新版的中国药典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来源
本品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
性状
本品多破碎,完整叶片呈卵形或宽卵形,长8~15cm,宽7~13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江苏省执业药师报名,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表面黄绿色或浅黄棕色江苏省执业药师报名,下表面色较浅江苏省执业药师报名,叶脉突出,有细毛。质脆,易破碎。气微,味淡、微苦涩。
鉴别
(1)本品上表面黄绿色或浅黄棕色,下表面色较浅,叶脉突出,有细毛。
(2)叶的横切面:上表皮细胞扁平,外壁角质化;下表皮细胞扁平,
执业药师考试保过外壁无角质化,有气孔。
(3)薄层色谱法:取本品粉末,用相应的对照品进行薄层色谱法,在波长365nm的紫外光下观察,可见与对照品相应的荧光斑点。
检查
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浸出物测定
照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测定,本品含黄酮类化合物的浸出物不得少于2.0%。
含量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中芦丁的含量,要求不得少于0.050%。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性味与归经
甘、苦,寒。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肝阳眩晕,目赤肿痛,血热吐衄。
用法与用量
5~10g。
贮藏
置干燥处,防潮。
具体使用时应遵循医嘱或药师的指导。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如有违规或者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