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执业药师报名条件 > 报考条件 > 报考职业药师条件 2019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讲义及例题:第一章

报考职业药师条件 2019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讲义及例题:第一章

2019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讲义及例题:第一章 相关推荐:2019执业药师考试各科目讲义及例题汇总 复习2019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的时间安排不仅取决于考生的自身因素,也与2019执业药师考试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息息相关。目前2019执业药师考试暂未发布考试公告,为了帮助大家获取考试信息,环球网校提供“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使用该服务后即可免费收到各省2019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信息。有助于大家实时修改复习计划。下面为大家带来“2019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讲义及例题:第一章”内容。 第一章 中药与方剂 第一节 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 简称《本经》,为汉代本草代表作。该书虽假托传说中的神农而作。其序例部分简要地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各论载药365种,以上、中、下三品分类,所记功用大多朴实有验。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 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作者为陶弘景,书成于公元500年左右(南北朝梁代)。在序例部分除对《本经》条文逐一注释、发挥外,又补充了大量采收、鉴别、炮制、制剂、合药取量、诸病通用药及服药食忌等内容,大大丰富了药学理论。在各论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将所载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7类。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 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该书是在普查全国药材基础上,由长孙无忌、李勋、苏敬等21人共同编撰而成。书成于公元659年(唐显庆四年),共54卷,载药850种。书中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本书的完成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足的人力物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今人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作者唐慎微。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宋元丰五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宋大观二年)以前。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医药结合,资料翔实,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五)《本草纲目》 简称《纲目》,为明代本草代表作。该书的作者为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全书共52卷,约200万字,载药1892种,绘药图1100余幅,附方11000余首。其序例部分对本草史及药性理论等,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总结和发挥;各论按自然属性分列为16部共60类。该书不仅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将本草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且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六)《本草纲目拾遗》 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作者赵学敏在广泛收集民间用药和注意研究外来药的基础上撰成此书。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其中新增716种,执业药师报名查询入口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 执业药师资格证的条件极大地丰富了本草学。 (七)《中华本草》 为当代本草代表作。该书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 执业中药药师报名条件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国60多个单位500余名老师历时10年共同编纂的划时代巨著。 该书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2000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集中反映了20世纪中药学科、藏药学科、蒙药学科、维药学科、傣药学科及苗药学科的发展水平,不仅对中医药、藏医药、蒙医药、维医药、傣医药及苗医药的教学、科研、临床治疗、资源开发、新药研制等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而且对我国传统医药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 一、概述 所谓中药的性能,即中药效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二、四气 (一)含义 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二)确定依据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三)所示效用 寒凉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 温热性药物: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四)阴阳属性: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1.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药物,治热病投寒药,治寒病投热药。 2.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如治亡阳欲脱,选大热之附子,而治一般中寒腹痛,投温性之煨姜。 3.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至于孰多孰少,据情而定。 4.对于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则又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 三、五味 (一)含义 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二)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1.辛 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如荆芥、薄荷、香附、川芎等。 辛味药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 能补、能缓、能和。 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如黄芪、熟地、核桃仁、枸杞子、怡糖、甘草等。 甘味药大多能腻膈碍胃,国家执业药师报名条件令人中满,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 能收、能涩。 有收敛固涩作用。如五味子,五倍子,乌梅,山茱萸等。 另外,酸能生津、安蛔,如木瓜、乌梅等。 酸味药大多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 能泄、能燥、能坚。 能泄:一、通泄,如大黄。二、降泄,如苦杏仁、代赭石。三、清泄,如黄连、栀子。 能燥:燥湿,如苍术、厚朴,黄柏、苦参等。 能坚:一、坚阴,意即泻火存阴,如黄柏、知母;二、坚厚肠胃,如黄连等。 苦味药大多能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5.咸 能软、能下。 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如昆布、海藻、鳖甲、芒硝等。 食盐类咸味药不宜多食,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尤当如此。有的咸味药如芒硝,能泻下通肠,脾虚便溏者慎用。 6.涩 能收、能敛。 有收敛固涩作用,如龙骨、赤石脂、海螵蛸等。 涩味药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 7.淡 能渗、能利。 有渗湿利水作用,如猪苓、茯苓。 淡味药过用,亦能伤津液,故阴虚津亏者慎用。 (三)阴阳属性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味 性能 功效 使用注意 辛 能散、能行 发散、行气、活血 气虚阴亏者慎用 甘 能补、能缓、能和 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 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酸 能收、能涩 收敛固涩 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苦 能泄、能燥、能坚 通泄、降泄、清泄、燥湿、坚阴、坚厚肠胃 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咸 能软、能下 软坚散结、泻下通便 高血压动脉硬化 涩 能收、能敛 收敛固涩 邪气未尽者慎用 淡 能渗、能利 渗湿利水 阴虚津亏者慎用 四、升降浮沉 (一)含义 升降浮沉,即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这种趋向与所治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治疗疾患的病位相同。 (二)确定依据 1.药物的质地轻重 花、叶类质轻的药多主升浮,如菊花、桑叶等; 种子、果实及矿物、贝壳类质重的药多主沉降,如苏子、枳实、磁石、石决明等。 2.药物的气味厚薄 味薄(辛、甘、微苦)者升,味厚(酸、苦、咸)者沉; 气薄(寒、凉、微寒、平等)者降,气厚(热、温)者浮。 3.药物的性味 从四气讲,温升、凉降、热浮、寒沉。 从五味讲,辛甘淡主升浮,酸苦咸主沉降。 4.药物的效用 药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 白前能祛痰降气,故性属沉降; 桔梗能开提肺气、宣肺利咽,故性属升浮。 升降浮沉确定依据 质地轻重 花、叶类质轻的药—升浮 种子、果实及矿物、贝壳类质重的药—沉降 气味厚薄 味薄—升,味厚—沉 气薄—降,气厚—浮 性味 性温热、味辛甘的药—升浮 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沉降 效用 能降泄、通便—沉降 能升提、宣发—升浮 (三)所示效用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向外,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泻利等。 升浮类药: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 沉降类药: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 (四)临床应用 1.顺其病位选择用药 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 病位在上之风热目赤肿痛—升浮的薄荷、蝉蜕、蔓荆子等; 病在表的风寒表证—升浮的荆芥、紫苏、防风等。 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 病位在下的脚气肿痛—沉降的黄柏、苍术、牛膝等; 病位在里的热结便秘—沉降的大黄、芒硝、枳实等。 2.逆其病势选择用药 病势下陷类病证,宜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 病势下陷之久泻脱肛—升浮而能升举阳气的升麻、柴胡等。 病势上逆之肝阳上亢—沉降的夏枯草、磁石、熟地黄等。 病势外泄之虚汗不止—沉降而能收敛止汗的麻黄根、煅龙骨等。 (五)阴阳属性 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六)影响因素 ①炮制:某些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可因炮制而改变,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等。 ②配伍:少量性属升浮的药,在同较多的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制约;反之少量性属沉降的药,在同较多的升浮药配伍时,其沉降之性可受一定制约。 下一页为例题 【例题·最佳选择题】 药物五味中能坚厚肠胃的是 A.辛 B.苦 C.甘 D.酸 E.咸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苦能泄、能燥、能坚。能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意即泻火存阴,如黄柏、知母;二指坚厚肠胃,如投用少量苦味的黄连有厚肠止泻作用等。 【例题· 最佳选择题】 不属于温热性药物的效能的是 A.温里散寒 B.补火助阳 C.凉血解毒 D.温经通络 E.回阳救逆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凡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 凡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例题· 最佳选择题】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E.《本草纲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神农本草经》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例题· 配伍选择题】 A.辛 B.苦 C.甘 D.酸 E.咸 1.能泄、能燥、能坚的是 2.能软、能下的是 『正确答案』B、E 『答案解析』苦能泄、能燥、能坚。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 【例题·配伍选择题】 A.相须 B.相反 C.相恶 D.相畏 E.相杀 1.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属于 2.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属于 『正确答案』D、C 『答案解析』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除此以外还有更多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精华备考资料,点击按钮全部免费下载哦!

点击进入>>>2021执业医师考试成绩查询入口报考职业药师条件

壹优学医考

2021年执业医师医学综合考试成绩正式公布,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将于10月17日通过公众号推送考生本人成绩,10月18日开通网站、微信公众号、语音电话成绩查询,10月19日开通考生服务系统的成绩单打印、学科成绩分析报告申请等服务。

(一)医师资格考试合格人员补录信息(一式两份)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如有违规或者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eyou:global name='web_attr_2' /}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